2017年3月30日~4月1日,以“绿色出行 智慧交通”为主题的2017天津国际客运交通装备与技术展览会于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展会由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与天津市公共交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客车网作为展会战略合作媒体,对展会盛况及相关论坛进行了全程报导。
3月31日下午,“中国新能源客车发展论坛”如期召开,与会专家及企业代表进行了“新能源技术路线之争-相悖与相融”、“新能源核心部件创新发展研讨会”、“客车安全防范与智能公交建设交流会”三场讨论。对新能源客车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副秘书长叶东强主持论坛。北京安洁利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翟威出席并发表题为《中国客车内饰阻燃材料的现状及发展需求》的精彩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来自北京安洁利德科技有限公司,我叫翟威。我分享的题目《中国客车内饰阻燃材料的现状及发展需求》。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组数据,截止到2016年我们国家公路运输的车辆总数已经达到了83.12万辆,城市公共电器车的总量更是突破了119.4万辆,以下是一组比例的数据,在2016年城市公共电器车承接和城市间运输载客的比例达到了58.7%,应该将随着轨道交通加快发展,这个比例可能会有一定量的缩小,但是从数据看,我们监控2014年到2016年的数据,城市公共电气车依然是城市公共运输的主体。也正是由于城市客车和电车在城市运输当中所占的绝对的数额,同时安全也成为行业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
下面是一组图片看的非常触目惊心,这是近几年发生的大的客车着火的事件。从所有的事件和图片当中,我们都能捕捉到一个关健词叫做"瞬间",因为本身客车的承载能力,特别是公共汽车、电车,尤其像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广州这样一线城市,客车的承载能力非常强,甚至在上下班高峰期都是超符合在运载,一旦发生火灾将给乘客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带来的巨大的伤害。
有关部门做过相应的测试,2015年3月21号,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做的逃离实验,假设公车发生了火灾,一种是43座三门,就是前门、中门没有发生障碍的情况下有序逃离,需要42S。第二种实验状态更为极端,在前门和中门没有办法正常打开,通过用安全锤砸玻璃窗进行逃生,我们假定车上只有15个人,15个人从窗户全部逃生需要55S。这个时间是非常长的。
杭州一家客户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测试,这个实验需要真正的着火,所以客车里面没有人。实验的假设在车前部地板上和座椅上倒10升的汽油,点燃以后,10S以后全部发生大火,20S以后整个中部全部燃烧了,客车内全部都是浓烟,40S以后基本上丧失主动逃生的能力,驾驶里面有人的话,因为里面火焰和浓烟完全笼罩了,6分钟以后这个车基本上没有样子了。
欧洲权威部门也曾经做过这样的测试,我们拿到一组德国联邦材料调研所做的模拟实验,它是怎么设定的呢?实验假设的条件在客车的尾部点燃一张报纸,让它自然燃烧,假设我们的材料,我们的内饰材料都不阻燃的情况下,50S以后,整个客车内部材料燃烧造成空间内全部都是黑烟,135S以后发生爆燃。
为了测试模拟实验真实性,他们又做了一下真实的还原,找到一个旧的巴士,在后部点燃一张报纸,同时在整个车厢内和车顶包括地板上布置了很多的传感器。得到的数据基本上跟模拟实验的数据是吻合的。实验得出来的结论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遇到突发大客车和公交车燃烧,乘客逃生时间非常有限,刚才辽宁消防支队的数据非常说明问题了,那也只是理论数据,因为人在极度恐慌的情况下不可能有序的逃离。
车辆大量的浓烟,让乘客丧失理智的逃生能力,造成更多人员伤亡,究其这些火灾由哪些原因造成,我们图片展示的上面的3个原因,考虑传统车,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的燃料供给形式,比如说柴油车,主要是油电路捆绑不规范、机舱散热的问题,还有后机舱没有进行防渗漏的处理,新能源客车火灾,我想不必多说了,这是比较敏感的话题,包括电池仓还有其他的高压物件可能会产生新的危险点。我们看一组小视频。做的防渗漏的试验。
这个实验把10毫升等量的柴油,滴在没有做防渗处理的内饰材料,这个是做了防渗漏处理的材料上,滴好了以后与地面垂直,同时推上火面,左侧是我们的材料,燃烧非常快,但是它只是柴油在燃烧。因为没有渗漏在材料本身,所以当火焰挪开以后,柴油烧完了以后马上就熄灭了,材料不传递火焰。传统的材料,由于柴油渗透到材料本身,即使把火焰移开了以后,依然保持燃烧的状态。
我们看国内阻燃材料的现状,图片大家看了都不陌生,目前我们的传统工艺采用硬脂聚燃脂发泡,不仅起不到阻燃的效果还能够达到助燃,一旦燃烧以后发生浓烟,对于乘客的安全造成很大的伤害。下面几组材料,玻璃纤维的阻燃性比我们材料还好,但是它是属于无机材料,对于工程安装人员的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一旦吸入人体以后,对于人体伤害是一辈子没有办法消除掉的。
|